西瓜猝倒病
111112222

621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
癥狀 發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處的莖基部或根莖部,生出黃色至黃褐色水漬狀給縮病斑,致幼苗粹倒,一拔即斷。該病在育苗時或直播地塊發展很快,一經染病,葉片尚未凋萎,幼苗即摔倒死亡,濕度大時,在病部或其周圍的土壤表面生出一層白色棉絮狀白霉。
發病規律 病菌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并在土中長期存活。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飽子囊,以游動飽子侵染瓜苗引起腐霉碎倒病。病菌借灌溉水或雨水濺射傳播蔓延。該病多發生在土壤潮濕和連陰雨多的地方,與其他根腐病共同為害。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 對苗期病害嚴重的地區,采用統一育苗、統一供苗的方法。育苗時要嚴格選擇營養土,選用無病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要用帶菌的舊苗床上、菜園土或庭院里的土育苗。加強苗床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
②藥劑防治 直播時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拌種雙粉劑300克兌細干土100千克制成藥土撒在種子上覆蓋一層,然后再覆土。苗床發病時,可噴灑80%綠亨2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也可用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用藥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