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臍腐果的防治
番茄臍腐果

番茄臍腐果

番茄臍腐果



【癥狀】只為害果實,青果期發病嚴重。病斑產生于果實頂部,最初為水浸狀暗綠色或深灰色,很快便發展為暗褐色。果肉失水,頂部呈扁平或凹陷狀,皮肉柔韌,一般不腐爛,空氣潮濕時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
【病因】一種觀點認為: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缺鈣。土壤,尤其是沙性較大的土壤,鹽基含量低,酸化,供鈣不足;在鹽漬化土壤中,雖然土壤含鈣量較多,但因土壤可溶性鹽類濃度高,根系對鈣的吸收受阻,也會缺鈣。施用銨態氮肥或鉀肥過多時也會阻礙植株對鈣的吸收。在土壤干旱,空氣干燥,連續高溫時易出現大量臍腐病果。
另一種觀點認為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水分供應失調。干旱條件下供水不足,忽旱忽澇,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由于蒸騰量大,果實中原有的水分被葉片奪走,導致果實大量失水,果肉壞死。
【防治方法】
(1)臍腐果常發、重發區(地),可選栽果形圓,果皮光滑、較厚的品種,如長春1號,初曉等。
(2)種植番茄地塊,要深耕、細耙,增施腐熟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使用,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是速效氮素化肥,更應防止一次大量施用,否則會阻礙鈣的吸收。
(3)精細播種育壯苗,適時定植,避免土溫低時過早定植。定植后早中耕、多中耕,增溫、保濕、通氣,促進根系發育。
(4)做到適時灌水,均勻灌水。土壤干旱時及時灌水。灌水間隔天數要適當,不可使土壤忽干忽濕,特別注意防止土壤過干。灌水要在9~11時進行,灌水后及時中耕松土。
(5)推廣地膜覆蓋栽培。地膜覆蓋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能減少土壤中鈣質養分淋失。
(6)減少植株葉片水分蒸騰,及時進行植株調整。及時疏花疏果,減輕果實間對鈣的爭奪。摘除枯死花蒂和病果,疏掉失去功能的老葉,減少水分消耗。
(7)土壤酸化,應施石灰改良。或增施過磷酸鈣。
(8)坐果后30天內,是果實吸收鈣的關鍵時期,此期間要保證鈣的供應。可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液,或0.1%硝酸鈣液,或0.1%氯化鈣液,或含鈣的復合微肥。噴施時在氯化鈣中加入少量VB。,有阻止草酸形成的作用,能有效減輕臍腐果發生。
(9)發生臍腐果,立即噴布臍腐寧或臍腐王予以防治,間隔7~10天,連噴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