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黑斑病的防治
黑斑病

黑斑病

黑斑病



黑斑病是菜心常見病。發生普遍。 露地、保護地種植都零星發病,對產量一般無明顯影響。保護地以春、秋兩季稍重,一般發病率10%-40%,個別棚、室 和重病地塊100%發病,對產量有明顯影響,估計可造成損失 10%-30%,最重可達50%以上。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和葉柄,嚴重時為害花梗。葉片染病,初生近圓形褪綠斑,擴大后邊緣為淡綠色至暗褐色,有時病斑具有黃色暈環,病斑多有較明顯的同心輪紋。空氣潮濕時,可使下部病葉穿孔。嚴重時多個病斑匯合成大斑,致畢片葉或整片葉枯死,最后全株葉片由外向內干枯。莖和葉幫上病斑呈橢圓形或長梭形,暗褐色凹陷。采種株莖及花梗病斑暗褐色,橢圓形。種莢上病斑近橢圓形,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周圍淡褐色。潮濕時病部產生暗褐色霉層。
【病因】
病原Alternaria brassica(Berk)Sacc,稱蕓薹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欖褐色,單生或幾根成束,個別分枝,偶有膝狀節,2-7個隔膜,由基部向上漸細,頂端鈍圓,大小55-135μm×6.3-12.5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單生。喙狀細胞明顯,孢身至喙漸細,具9-23橫隔膜,0-3個縱隔膜。大小150-325μm×17.5-30μm。
病原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種子和冬存菜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形成初侵入,潛育期為3-5天。病菌以分生孢子進行重復侵入,使病害不斷擴展蔓延。發病溫度11-24℃,適宜溫度12-20℃,相對濕度為75%-85%,濕度越高、葉面結露對病害發生越有利。品種間抗性存在差異。棚室內長時間溫暖潮濕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
采用高畦種植,合理密植,科學肥水,培育壯苗;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
(3)種子處理。
帶菌種子可用50℃溫水恒溫浸種25分鐘,冷卻晾干后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4)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96利得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96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15-20天防治1次,敵菌靈根據病情防治1-3次。
常用藥劑 撲海因、敵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加瑞農、多果定、利得、農利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