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畸形的防治
黑木耳畸形

黑木耳畸形



黑木耳子實體畸形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不同的成因造成的畸形耳的表現也不同。
一、拳狀耳
【癥狀】原基不分化、耳片不生長,球狀原基逐漸增大,也稱拳耳、球形耳、栽培上稱不開片。
【病因】1.出耳時通風;2.光線不足;3.溫差小,劃口過深過大;4.分化期溫度過低。
【防治方法】劃口規(guī)范標準;耳床不要過深,草簾不要過厚;分化期加強早晚通風,讓太陽斜射光線照射刺激促進分化;合理安排生產季節(jié),早春不過早劃口,秋栽不過晚栽培,防止分化期過冷。
二、瘤狀耳
【癥狀】耳片著生瘤、疣狀物,常伴蟲害和流耳現象。
【病因】1.高溫、高濕、不通風綜合作用的結果,蟲害和病菌相伴滋生并加重瘤狀耳的病情。2.高溫、高濕的季節(jié)噴施微肥和激素藥物也會誘發(fā)瘤狀耳。
【防治方法】季節(jié)安排得當,避開高溫高濕季節(jié)出耳,子實體生長期要注意通風,為抑制病菌與蟲害滋生,應多讓太陽斜射光線照射耳床,高溫時節(jié)慎用化學藥物噴施。
三、黃白耳
【癥狀】耳片色淡,發(fā)黃甚至趨于白色,片薄。
【病因】1.光線不足,通風不良;2.采收過晚,耳片成熟過份;3.種性不良。
【防治方法】草簾不宜過厚,早晚多通風見光;及時采收,保證質量;生產時選擇優(yōu)質菌種,禁用偽劣菌種或轉(袋)管過多的菌種用于生產。
四、單片耳
【癥狀】木耳不成朵,三兩單片叢生,往往耳片形狀不正。
【病因】1.菌種種性不良;2.栽培袋菌絲體超溫或老化;3.培養(yǎng)基配方不當,營養(yǎng)不良或氮源(麥麩子、豆粉等)過剩;4.原料過細,裝袋過緊,培養(yǎng)基不透氣。
【防治方法】嚴把菌種關,不購偽劣菌種,不用糧食菌種,防止放射線照射(如鐵路安全檢查設施)。養(yǎng)菌防止超溫,防止菌絲吃料慢而延長養(yǎng)菌期,嚴格配料配方,不用過細原料,裝袋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