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菌核病
2

癥狀
茴香菌核病主要為害葉柄和球莖,被害植株呈凋萎狀,病部褐色濕潤或變軟腐爛,表面纏繞絲狀霉,發病后期病部表面及球莖腔內產生大量黑褐色鼠糞狀菌核。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實行輪作重病田實行與糧食輪作2—3年。或收獲后,病田深翻土壤,深達20厘米以上,把土表層的菌核翻入深層內,可使子囊盤不能出土。或者收獲后,灌水淹沒土壤,保護10—20天,并覆蓋地膜,也能殺死大部分菌核。
(2)消滅田間及周圍的雜草把田間及田塊周圍的雜草,及時徹底鏟除干凈,可減輕發病。
(3)及時鏟除子囊盤加強中耕松土,一旦發現子囊盤長出,立即鏟除,帶出田外消滅
(4)加強管理施足經腐熟的不帶菌的糞肥,并增施磷鉀肥;密度適宜;合理灌水,防止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濕度過大;保護地種植的應加強放風,降低濕度。
(5)鋪蓋地膜鋪蓋地膜可以阻擋子囊盤出土或于囊孢子散發出來。如果能鋪蓋黑色膜或紫外線阻斷膜,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