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細菌性疫病的防治
胡蘿卜細菌性疫病

胡蘿卜細菌性疫病

胡蘿卜細菌性疫病



【癥狀】又稱黑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花器。初在葉片上現黃色小斑點,擴展后變為圓形至不規則形,中間因失水發生干裂產生壞死斑,四周具不規則的黃色暈圈;嚴重時,病斑布滿整個葉片,發病重的葉片干枯;葉柄染病,在病部產生暗褐色條狀斑,濕度大時,溢出菌膿;花器染病后凋萎死亡。
【病因】病菌主要在種子表面或內部和土壤中及病殘體上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蟲傳播,由葉片氣孔或傷口侵入。氣溫30~36℃多雨的季節易發病,暴風雨后傷口多發病重。
【防治方法】(1)選用無病種子。必要時把種子置于50℃溫水中浸泡25分鐘消毒。(2)發病重的地區或田塊實行與豆類、蔥蒜類、禾本科作物2~3年以上的輪作。(3)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松土、追肥,促進根系發育。雨后及時排水。(4)發病初期開始噴灑新植霉素40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350~4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爾多液,隔7~10天1次,共防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