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黑脛病的防治
黑脛病

【癥狀】葉及幼莖上產生圓形至橢圓形病斑,初時褐色,后變灰白色,其上散生許多小黑點。重病苗很快死亡。輕病苗移栽后病斑沿莖基部上下蔓延,呈長條狀紫黑色病斑,嚴重時皮層腐朽,露出木質部,后期病部產生許多小黑點。成株期發病,菜株葉片萎黃,老葉和成熟葉片上產生不規則形灰褐色病斑,其上散生許多小黑點。發病重時,菜株枯死,自土中拔出病株,可見根部須根大部或全部朽壞,莖基和根的皮層,重者完全腐朽露出黑色的木質部。輕者則生稍凹陷的灰褐色病斑,其上散生小黑點。貯藏期間,葉球可發生干腐狀,縱切病莖或根可見維管束變黑色。
【病因】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種子、土壤或糞肥中的病殘體上,或十字花科蔬菜種株,或田間野生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越冬菌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蟲傳播,保護地內還可由灌溉水、棚膜滴水飛濺傳播,從菜株的氣孔、皮孔或傷口侵入。播種帶菌種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子葉及幼莖。發病后,病部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可傳播蔓延再侵染為害。 病菌喜高溫、高濕條件。發病適溫24~25℃,此病害潛育期僅5~6天即可發病。育苗期灌水多濕度大,病害尤重。此外,管理不良,苗期光照不足,播種密度過大,地面濕,均易誘發此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①床土消毒 做新床育苗。沿用舊床要土壤消毒,可每平方米用敵克松原粉5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克,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克,與10~15千克干細土拌成藥土,播種時墊底和蓋土。
②種子消毒 采用無病種子。必要時要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種子重量0.2%的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拌種。
③農業措施 重病地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及芹菜進行3年以上輪作。高畦覆地膜栽培,施用腐熟糞肥,精細定植,盡量減少傷根。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雨后排水。保護地加強放風排濕。定植時嚴格剔除病苗。及時發現并拔除病苗。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并深翻土壤。
④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多福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