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紋枯病的防治
玉米紋枯病

玉米紋枯病

玉米紋枯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鞘,也可為害莖稈,嚴重時引起果穗受害。發病初期多在基部1~2莖節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擴展融合成不規則形或云紋狀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擴展。穗苞葉染病也產生同樣的云紋狀斑。果穗染病后禿頂,籽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基部組織變為灰白色,次生根黃褐色或腐爛。多雨、高濕持續時間長時,病部長出稠密的白色菌絲體,菌絲進一步聚集成多個菌絲團,形成小菌核。
【病因】播種過密、施氮過多、濕度大、連陰雨多易發病。主要發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漿充實期。苗期和生長后期發病較輕。
【防治方法】
?。?)清除病原及時深翻消除病殘體及菌核。發病初期摘除病葉,并用藥劑涂抹葉鞘等發病部位。
?。?)選用抗(耐)病的品種或雜交種,如渝糯2號(合糯×衡白522)、本玉12號等。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結合中耕消滅田間雜草。
?。?)藥劑防治、用浸種靈按種子重量0.02%拌種后堆悶24~48小時。發病初期噴灑1%井岡霉素0.5kg對水200kg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也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藥重點為玉米基部,保護葉鞘。
?。?)提倡在發病初期噴灑移栽靈混劑,具體方法見移栽靈混劑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