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干腐病的防治
甘薯干腐病

【癥狀】侵染薯塊,發生于收獲初期和整個貯藏期。發病初期,薯皮不規則收縮,皮下組織呈海綿狀,淡褐色,后期薯皮表面產生圓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輪廓有數層,邊緣清晰。剖視病斑組織,上層為褐色,下層為淡褐色糠腐。
【病因】病菌在種薯上和土壤中越冬,為第二年初侵染病源。用病薯育苗,可直接侵染幼苗。帶菌薯苗在田間呈潛伏狀態,成熟期病菌通過維管束到達薯塊。發病適溫為20-28攝氏度,30攝氏度以上病情停止發展。
【防治方法】
—是適時收獲,適時入窖,避免霜害;
二是清潔薯窖,消毒滅菌。舊窖要打掃清潔,或將窖壁刨一層土,然后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三是種用薯塊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蘸薯塊1—2次,晾干入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