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藍軟腐病的防治
紫甘藍軟腐病

【癥狀】一般結(jié)球期開始發(fā)病,開始在外葉或葉球基部出現(xiàn)水浸狀病斑,植株外層包葉中午萎縮,早晚恢復(fù),幾日后外層葉片不再恢復(fù),病部出現(xiàn)腐爛,葉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漸腐爛,后成稀泥狀整株塌倒,病部散出惡臭味。
【病因】該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病原細菌隨病殘體及窖藏種株中越冬,來年從傷口侵入健康的植株,也可以從根毛侵入,通過根部維管束傳到地上各部位,這一段叫潛伏侵染。因軟腐病害寄主范圍廣,所以有較大的菌源,全年在田間重復(fù)侵染。其發(fā)生與害蟲為害和人為傷口傳播有關(guān),生產(chǎn)上久旱遇雨、澆水過量、地下害蟲造成傷口多而發(fā)病。南方溫暖地區(qū)周年侵染發(fā)病。
【防治方法】
一、因地制宜選擇當(dāng)?shù)乜共∑贩N。實行與非十字花科、茄科、瓜類輪作。
二、深耕翻地促進病殘體分解。平整土地,精細種植,采取高畦種植。實行溝灌、噴灌或滴灌。
三、種子處理:用50攝氏度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冷卻后晾干播種。
四、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硫酸鏈霉素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至4000倍液,或用新植霉素40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700倍液、9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600倍液對病部噴霧。或畝用“豐靈”150至250克兌水100公斤,沿菜根挖穴灌入。一般隔10天防治一次,連續(xù)2至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