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霜霉病的防治
茄子霜霉病

茄子霜霉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產生淡綠色水漬狀小斑,后轉成黃褐色至褐色大斑,受葉脈限制而呈角狀斑,葉背病斑稍隆起,濕度大時斑面上長厚密暗灰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天氣干旱時癥狀不明顯。
【病原】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在活體寄主上潛伏越冬(北方菜區),在溫暖的南方,尤其是華南地區,病菌以無性態孢子囊及孢子囊形成的游動孢子在寄主作物間依靠風雨輾轉傳播危害,無明顯越冬期。日暖夜涼、多雨高濕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缺少調查。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興城紫圓茄、貴州冬茄、通選1號、濟南早小長茄、竹絲茄、遼茄3號、豐研11號、青選4號、老來黑等。
2、種子消毒: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如用50℃~55℃的溫水浸種7~8分鐘后播種,可大大減輕綿疫病的發生。
3、采用穴盤育苗:可采用288孔六盤,一穴一粒種子,養分充足,根系發達,定植時不傷根或少傷根,增強了抗病性,減少了染病機會。
4、實行輪作:要合理安排地塊,忌與西紅柿、辣椒等茄科、葫蘆科作物連作。一般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倒茬。
5、精心選地:選擇高燥地塊種植茄子,深翻土地。采用高畦栽培,覆蓋地膜以阻擋土壤中病菌向地上部傳播,促進根系發育。
6、嚴重危害時,用藥上還可噴25%甲霜靈可濕粉6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粉1 0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劑700~1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