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根結線蟲病的防治
落葵根結線蟲病

落葵根結線蟲病



【癥狀】發病株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淡黃色,晴天中午或天氣干旱水分供應不足時,病株萎蔫,檢視根部可見很多根瘤狀物即根結。剖開根結生有許多乳白色的梨狀線蟲,不久變為淺褐色至褐色。根結線蟲不僅影響水分和養分的運輸,2齡根結線蟲幼蟲鉆入側根的組織細胞吸收營養,根結線蟲鉆進、鉆出,還會造成根部傷口及組織壞死,濕度大時腐敗或植株死亡。
【病因】病原線蟲以2齡幼蟲或雌蟲在根結里產在卵囊中的卵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春天條件適宜時,越冬卵孵化出幼蟲或越冬幼蟲繼續發育。在一個生長季節,繁殖3~5代,在保護地條件下或南方可終年繁殖。繁殖幾個世代,以對數進行增值,繁殖數量大,一旦發病很易大量積累,造成較大為害。借病苗、病土及灌溉水傳播,線蟲也能靠自身在土壤中蠕動進行短距離傳播。土溫20~30℃,相對濕度40%~70%利其繁殖,土壤疏松連作地易發病。該病一旦進入棚室往往重于露地,因此生產中應特別注意。
【防治方法】重病田應與禾本科及水生蔬菜實行2~3年輪作,也可與蘆筍、韭菜、辣椒、大蔥等抗、耐線蟲的蔬菜進行輪作。發病田淹水60天,可使土壤中的線蟲窒息或死亡。棚室可在拉秧后的7、8月份挖溝灌水覆地膜后,密閉15~20天,可殺滅土壤中線蟲。收獲后深翻,深達20厘米以上,不僅可把活動在土壤表層的大量線蟲翻到20厘米以下,還可消滅部分越冬蟲源,深層土翻到表層經日曬后很易干燥,不利線蟲活動,也可減少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