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干腐病的防治
干腐病

干腐病

干腐病



【癥狀】大蒜干腐病是土傳病害,植株染病后葉尖發(fā)黃干枯或葉面出現淺黃色條斑,有時擴展到鱗莖上,鱗莖基部呈水浸狀暗褐色,有的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霉,拔出病株,根部呈褐色腐爛,病株抽薹慢,影響蒜薹上市,貯藏期染病,蒜瓣發(fā)黃,軟化后干縮。
【病因】病菌以厚垣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蛆、線蟲等傳播,從傷口侵入,在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施肥不當或氮肥過多、土壤過濕及洋蔥生長后期遇高溫多雨天氣易發(fā)病,地蛆為害嚴重或大水漫灌、田間積水或低洼地塊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①農業(yè)措施與禾本科、豆科作物進行3~4年輪作。選用無病的蒜瓣做種。施用腐熟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防止燒根、漚根或起蛆。
②防治種蠅發(fā)現種蠅,及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或50%殺螟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或8%殺蟲素乳油3000倍液灌根,最好根據種蠅預測預報,把其殺滅在產卵前。
③貯存期間管理)蒜種宜貯存在0~5℃條件下,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
④藥劑防治澆灌35%福·甲(立枯凈)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