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細菌性褐斑病的防治
油菜細菌性褐斑病

【癥狀】油菜細菌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部病斑不規則形,大小不等、褐色,邊緣色深,中間稍淺,病斑四周組織褪綠發黃;許多小病斑可融合為大斑塊;葉脈染病變為褐色,病脈附近葉肉組織變為黃白色,病斑多的,全葉或大半葉褐變;濕度大時,葉片呈水浸狀腐爛,干燥后變白干枯。多從外葉開始發病,逐漸向內部擴展,病情擴展很快,幾天內即可達到包心葉,生產上常成片腐爛或干枯。
【病因】該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土壤腐生菌,是一種機遇性病原菌,多從傷口侵入。油菜生長季節遇連陰雨天氣或田間濕度大、氣溫高,病害擴展迅速,能造成為害。
【防治方法】
(1)選育抗病品種。
(2)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3)進行2年以上輪作。
(4)發病初期開始噴灑醫用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土霉素40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40~50升,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由于油菜對銅制劑敏感,用量須嚴格掌握,中午高溫時不用。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