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萎凋病的防治
豌豆萎凋病

豌豆萎凋病

豌豆萎凋病



【癥狀】豌豆萎凋病又稱尖鐮刀菌根腐病。不同于茄類鐮刀菌豌豆專化型引起的根腐病。尖鐮刀菌侵染引起的萎凋病或稱根腐病,發病晚,地上部由下向上擴展,葉片卷曲褪綠后逐漸萎蔫,根部染病呈淺褐色至褐色,接種20天后病株率67%,病情指數30上下。
【病因】以菌絲、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殘體、土壤和帶菌肥料中或種子上越冬,病菌在±壤中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在0~25厘米耕作層,翌年種子發芽時,耕作層病菌數量迅速增多,其初侵染過程是:在接種24小時后,豌豆尖孢鐮刀菌從豌豆幼苗根部的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根毛區、根毛和根毛后區均可成功侵染。
【防治方法】
(1)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改良土壤。
(2)合理澆水,雨后及時排水,防止土壤濕度過大,必要時進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創造根系生長發育良好的條件,使豌豆向抗病方面轉化。
(3)實行輪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對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動及根系生長有影響,故忌連作。
(4)播種無病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靈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1)混合拌種并密閉48~72小時后播種,可推遲發病約1個月。
(5)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