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飛虱的防治
灰飛虱

灰飛虱

灰飛虱



【癥狀】成、若蟲均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為害,一般群集于稻叢中上部葉片,近年發現部分稻區水稻穗部受害亦較嚴重,蟲口大時,稻株汁液大量喪失而枯黃,同時因大量蜜露灑落附近葉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圖2-95),但較少出現類似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的“虱燒”、“冒穿”等癥狀。灰飛虱是傳播條紋葉枯病等多種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大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現為相應的病害特征(見病害部分)。為害作物多為水稻、大麥、小麥、取食看麥娘、游草、稗草、雙穗雀稗。近年來,對玉米的危害正成逐步上升的趨勢。
【防治方法】灰飛虱在玉米田大發生時,通常需要頻繁、大量地用藥才能將蟲量控制下來。近年來生產上因用藥不當而對玉米造成藥害的事故頻繁發生。因此,防治灰飛虱時應注意安全用藥。
如玉米田使用有機磷類和菊酯類農藥防治灰飛虱時,應嚴格控制藥液濃度,否則容易產生藥害。如48%毒死蜱乳油一般使用2000倍液,稀釋倍數不能低于1000倍;菊酯類農藥一般使用2000~3000倍液。敵敵畏、辛硫磷和氰戊菊酯在玉米上使用易出現藥害,一般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