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錳癥的防治
缺錳癥

【癥狀】幼葉脈間組織慢慢變黃,形成黃綠相間條紋,葉片彎曲下披,區別于缺鎂。錳是植物體內酶的激活劑,它對玉米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以及葉綠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玉米缺錳癥狀是從葉尖到基部沿葉脈間出現與葉脈平行的黃綠色條紋,幼葉變黃,葉片柔軟下垂,莖細弱,籽粒不飽滿、排列不齊,根細而長。
【病因】石灰性土壤,pH值大于7;多雨地區,緊靠河岸的田塊,錳易被淋失;施用過量的石灰可以導致缺錳。
【防治方法】補救措施用0.1%~0.3%的硫酸錳水溶液浸種或每公斤玉米種用10克硫酸錳拌種或用0.5%的硫酸錳溶液葉面噴施。也可在缺素癥發生初期,在葉面上對癥噴施葉肥,用惠滿豐多元素復合有機活性液肥210~240毫升,兌水稀釋300~400倍或促豐寶活性液肥E型600~800倍液、多功能高效液肥——萬家寶500~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