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紫斑病的防治
紫斑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和花梗,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后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稍凹陷斑,繼續擴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圍常具黃色暈圈,病部長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具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霉狀物,病部繼續擴大,致全葉變黃枯死或折斷。種株花梗發病率高,致種子皺縮,不能充分成熟。
【病因】紫斑病。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施足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時收獲,低溫貯藏,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蔓延。尤其是洋蔥,應掌握在蔥頭頂部成熟時收獲,收后適當晾曬至鱗莖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溫控制在0~5℃,相對濕度65%以下。
②種子消毒 選用無病種子,必要時種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時,浸后及時洗
凈。鱗莖可用40~45℃溫水浸1.5小時消毒。
③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