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頸腐病的防治
頸腐病

頸腐病



【癥狀】為害葉鞘和鱗莖的頸部,先產生淡褐色大塊病斑,后內部組織腐爛,濕度大時病斑上長滿灰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在鱗莖表皮下產生黑褐色片狀菌核,直徑1~5毫米。貯藏期,在莖或肩部呈現淡褐色變軟的凹陷斑,鱗片間有灰色霉層,最后形成許多黑色小菌核。有時與軟腐病混發。
【病因】以菌絲體或菌核潛伏在鱗莖或病殘體上越冬,菌絲或菌核上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病菌從葉片的傷口或枯死部位侵入,引起鱗莖或頸部發病。生長后期遇連陰雨或貯藏時濕度大,發病重。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蔥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采用壟作或高畦栽培,避免積水,雨后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切忌氮肥過多,以免植株因貪青徒長而染病。適時采收,及時晾曬 。
?、谒巹┓乐巍】蓞⒄帐褂闷渌卟朔乐位颐共〉乃巹?,如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30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