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細菌性軟腐病
11111111111111

病原 Erwinia sp。
癥狀 生長期和貯藏期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肉質根。田間或貯藏期均可發生。田間
發病,地上部莖葉在慢性發病時,黃化后逐漸萎蔫;急性發病時,則整株突然萎蔫干枯。地
下部肉質根多從近地表根頭部發病,以后逐漸向下蔓延擴大,病斑形狀不定,周緣明顯或不
明顯,褐色,水浸狀濕腐。隨病部擴展,肉質根組織變灰褐色軟化腐爛,外溢粘稠汁液,散
發出臭味。嚴重時整個肉質根爛光。肉質根貯藏期可繼續發病,重時造成爛窖。
發病規律 病菌在病根組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或在未腐熟的土雜肥內存活
越冬。病菌在田間可借灌溉水及雨水濺射傳播,地上一些小昆蟲及地下害蟲也可以傳播。主
要由傷口侵入。自然傷口、機械傷,口、蟲傷及病痕都可侵入。病害潛育期3~5天。病菌
在2~40℃范圍均可生長,最適溫度25~30℃,喜濕、不耐光或干燥。高溫、多雨、低洼排
水不良地發病重。特別是暴風雨后,或土壤長期干旱突灌大水,易造成傷口,會加重發病。
地下害蟲多,發病也重。
防治措施
①農業措施 選地勢較高、土質疏松、肥沃地塊種植。整地,整修排灌系統,高畦或
高壟栽培。施用充分腐熟糞肥,直播栽培。不宜過密。及時中耕松土、鏟除雜草。及時防治
害蟲,特別是要防治好地下害蟲。注意中耕除草,或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為防治地下害蟲
進行施藥等農事操作時,不要造成根部出現傷口。發病地應合理輪作,切忌重茬、迎茬。發
現病株及時拔除,病株穴撒石灰或淋灌石灰水消毒。收獲時輕挖輕放,防止碰傷、擦傷。收
獲后晾曬半天后 入窖貯藏。窖貯期嚴格控制窖溫在10℃以下,相對濕度低于 80%。
②藥劑防治 可在發病初期噴布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絡氨
銅水劑3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
或56%靠山水分散微粒劑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