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菌核病
289675654645654

6875463545464

9876544564564



芹菜菌核病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癥狀 可為害莖、葉柄、葉片。一般葉片首先發病,呈暗色污斑,潮濕時表面密生白
色霉層。后向下蔓延引起葉柄及莖發病。受害部位呈褐色水浸狀,濕度大時形成軟腐,表面
長出白色菌絲,最后莖組織腐爛呈纖維狀,莖內中空,形成鼠糞狀黑色菌核。
發病規律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冬。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生活力衰弱
的老葉或花瓣。田間再侵染多通過菌絲進行,菌絲的侵染和蔓延有兩個途徑:一是脫落的帶
病組織與葉片、莖接觸菌絲蔓延其上;二是病葉與健葉、莖直接接觸,病葉上的菌絲直接蔓
延使其發病。溫度15℃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芹菜連茬或與易
發生菌核病的十字花科等蔬菜連茬容易發病。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措施
①農業措施 實行3年輪作。使用從無病株上選留的 種子,或播前精選種子,剔除種
子間混雜的菌核。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夏季收獲后及時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閉棚7~10天,
利用高溫殺滅表層菌核。采用地膜覆蓋,阻擋子囊盤出土。沒覆蓋地膜,應多次中耕,以鏟
除出土子囊盤,減輕發病。
②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農得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每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棚室可用10%速克靈煙劑熏煙。也可噴10%滅
克粉塵劑,或6.5%甲霉靈粉塵劑,每667平方米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