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的防治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癥狀】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初為淡黃色或黃綠色病斑,擴大后呈黃褐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空氣潮濕時,在葉背病部產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狀霉層。
【病因】霜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品種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關,其中的氣候條件影響最大。
氣候條件
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平均氣溫為16℃左右,病斑在16~20℃擴展最快,高濕是孢子囊形成、萌發和侵染的重要條件,多雨時病害常嚴重發生,田間高濕,即使無雨,病情也加重。北方大白菜蓮座期以后至包心期,若氣溫偏高,或陰天多雨,日照不足,多霧,重露,病害易流行。
栽培條件
早播,過密、通風不良,連茬,包心期缺肥,生長勢弱的地塊,病重。播種過早的秋季大白菜往往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品種間發病差異顯著。抗病毒病的大白菜品種一般也抗霜霉病,可因地制宜選用。
2.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0.3%種子重量的阿普隆(瑞毒霉)35%拌種劑拌種。
3.合理輪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與水田作物輪作。
4.適期播種。應根據茬口、品種及氣候確定適宜的播期。早播病重,晚播病雖輕,但包心不足,但若遇到高溫干旱年,大白菜應適當晚播,雜交種的抗病性較農家種強,播期可安排在前。
5.藥劑防治。大白菜苗期即應開始田間病情調查,發現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噴藥防治,在蓮座末期要徹底進行防治。為便于后期防治,可在定苗時,每6~8行菜留1空行,便于防治作業。藥劑可選用40%三乙膦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70%乙磷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克露、克抗靈、克霜氰)800~1000倍液、每667平米用1.5億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濕性粉劑267g兌水50L噴霧,每5~7天噴1次。霜霉病的發生與病毒病關系密切,因此防治時應將這兩個病害綜合起來考慮,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