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霜霉病的防治
霜霉病

霜霉病

霜霉病



【癥狀】霜霉病僅為害葉片,幼苗出土后,子葉即可染病,出現退綠色不規則形小斑點,漸變黃褐色;葉片染病,葉緣或葉背出現水漬狀不規則形的病斑,隨病情發展病斑擴大,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黃褐色病斑,潮濕時葉背上長有紫黑色霉層。一般從下部葉片向上蔓延,病情嚴重時病斑互相連結在一起,致病葉枯死。
【病因】病菌為活體專性寄生真菌,種子不帶菌,病菌主要靠氣流傳播,從葉片氣孔侵入。霜霉病的發生與植株周圍的溫濕度環境關系非常密切,發生起始溫度為16℃左右,而流行適溫為 20~ 24℃,且要求相對濕度在 85%以上。該病的蔓延速度很快,有人將其稱為“跑馬干”,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擴大再侵染,即可釀成大災,因此防治此病的關鍵是盡早發現中心病株或病區。
【防治方法】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58%的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防2-3次。近期為降低棚室濕度,可采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每畝250克,放在棚室內4-5個點,暗火點燃,閉棚熏一夜;或5%百菌清粉塵每畝1000克,閉棚一夜,早晨放風,隔7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