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

炭疽病

炭疽病



【癥狀】
菠菜炭疽病主要危害菠菜葉片和莖。
葉片染病。初生淡黃色小斑,擴大后病斑呈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黃褐色,并具有輪紋,邊緣呈水漬狀,中央有黑色小點。天氣干燥時,病斑干枯穿孔。發(fā)生嚴重時,病斑連接成片,使葉片枯黃。
采種株染病。主要發(fā)生于莖部,病斑為紡錘形或梭形,病部組織逐漸干腐,造成上部莖葉折倒,在病斑上密生黑色輪紋狀排列的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
【病因】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fā)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fā)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fā)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fā)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fā)病,低溫、高濕、多雨、日照不足易發(fā)病,連續(xù)三天大雨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一)選種與種子處理。從無病留種株上采收種子,引進商品種子在播前要做好種子處理。用52℃溫水浸種20分鐘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催芽播種。
(二)輪作栽培。發(fā)病地塊提倡與其他蔬菜實行2——3年輪作,以減少田間病原菌。
(三)加強栽培管理。深溝高畦栽培,適當密植,施足有機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間濕度,提高植株抗病力。
(四)清理田園。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毀,可減輕發(fā)病。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
(五)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連續(xù)噴霧防治2——3次,用藥間隔期7——10天。藥劑可選用:80%山德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畝用藥量150——18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畝用藥量100克)、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畝用藥量165克)、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畝用藥量165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畝用藥量125克)、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畝用藥量200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