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河口鎮加快蔬菜基地建設 菜農收入上升
蔬菜網 時間:2018/4/2 來源:沛縣日報 閱讀數:461 網友評論:4
河口鎮加快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進一步拓寬農民致富渠道、豐富老百姓“菜籃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經營模式,讓菜農捧上了“聚寶盆”。
“今年包菜行情好,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這大半年種菜收入有五六萬元!” “咱這規模越來越大,往后的‘錢途’會更好!”……在該鎮朱樓村的蔬菜交易大棚,菜農們紛紛表示。人群中,數菜農韓正松家裝箱*多,他是村里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和蔬菜技術員。記者與他聊起種菜收益時,韓正松高興地說:“種菜效益好呀。”他說,村里和周邊村大多數村民都是種菜戶,像他這樣的種菜大戶也很多,加上今年什么菜都不便宜,效益高并不出奇。
張李莊村村民李衛既是菜農也是蔬菜經紀人,他告訴記者,火爆的蔬菜交易場景在這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他一邊忙著過秤算帳一邊對記者說:“今天這一車菜裝了7000斤,旺季的時候一車能裝一萬多斤!”從李衛口中記者得知,他聯系銷一車菜,可以從客商那里得到一些代辦費,這樣既解決了蔬菜銷路的問題,自己也從中得到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隨著村里蔬菜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民“小時工”也開始受青睞,菜農有活兒時,只要叫一聲,他們便會到大棚里,幫助菜農管理蔬菜。“當天干完活兒,當天領工資。”附近村的村民黃艷就是眾多“小時工”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光靠空閑時在菜園里打工,一個月也能掙2000元錢。
設施農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種植戶的致富路越走越順,這也得益于合作社的發展。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推動了大棚蔬菜種植的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初步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讓村民種菜無憂。
在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化進程中,為了給菜農營造良好的空間,河口鎮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抽調農技人員,奔走田間地頭,穿梭大棚之間,搞培訓、傳技術;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加大幫扶力度,村干部走田間、進大棚,現場了解實際情況,解決種植戶生產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心全力為種植戶排憂解難。為此,農民發展設施蔬菜產業的信心大增,用種植戶李青的話說:“發展設施農業前景廣闊,我們菜農的收入直線上升。”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