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圖)
蔬菜網 時間:2018/5/11 來源:東北網 閱讀數:433
“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簡稱:都城地)系綏化發展建設總目標,“都城地”建設為綏化農耕文化注入了新活力,逐田而居的村莊煥發新機。5月2日,記者走進綏化市肇東、蘭西、望奎等地采訪鄉村產業,果蔬種植、新型經營主體、鄉村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基本成型,新農村踏上振興新征程。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熱愛家鄉、有情懷的能人帶領。蘭西縣榆林鎮林升村黨支部書記李興全就是這樣的人。林升村2萬多畝地,其中1.3萬畝用于種植蔬菜。眼下,正是栽種大蔥的時節,在林升村慶豐大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庫房里,工人正在挑選蔥苗。據李興全介紹,合作社成立以來,年規模經營土地面積在3000畝以上,在合作社帶動下,林升村蔬菜種植面積占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二,現在該村已由*初的種植銷售逐步向蔬菜儲存、加工方向轉變,延伸產業鏈條。其中蔬菜速凍加工項目,可保蔬菜錯峰上市、提高收入。
蘭西位于呼蘭河右岸,岸邊有一座名叫黃崖子民俗村的小村莊,村委會主任滕雪華就生長在這個小村里,在她看來,小村巨變就是從發展旅游開始的,從前農閑時村民三三倆倆坐在街上閑聊家長里短,而現在則忙于如何更好地為游客服務,能出售更多的土特產品。村風、民風、家風以及經營理念的形成,隨著外來游客的增多出現了新變化。
2017年,黃崖子民俗村接待游客20多萬人。據負責黃崖子民俗村運營的年春文化旅游公司運營經理王彬介紹,專業公司運營,使民俗村旅游上了新臺階,通過公司與村民的深度合作發展,讓所有村民參與其中,使景區的功能更完善。在每周末舉辦的年村大集上,出售的全是村民自產的農產品,村民通過旅游每年能收入1萬多元。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