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用人工補光技術培育蔬菜(圖)
蔬菜網 時間:2019/5/5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數:594 網友評論:1
“植物工廠”人工補光技術

不需要陽光,不需要土壤,在一排排LED燈板的照射下,植物生長架上的一層層水培綠葉蔬菜,長得非常茂盛。
在新疆紫晶川梭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工廠里,不到400平方米的蔬菜生產區域,每天可以固定產出200公斤生菜、小白菜、小黃瓜等十幾個種類的免洗即食蔬菜。據了解,該公司的“植物工廠”采用的是人工補光技術。
“植物工廠*核心的就是LED燈板,它們模擬陽光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條件。”新疆紫晶川梭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世澤說,立體式培育的蔬菜完全依靠營養液和LED燈補光技術生長,因為完全脫離自然環境,主要靠人工控制,蔬菜可以365天不間斷產出,加之植物工廠高度清潔,蔬菜無須清洗即可食用。
“植物工廠”也被視為農業領域的革命性突破,2016年6月在北京舉辦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植物工廠”作為農業領域的前沿技術備受關注。LED光照需要充足的電力資源,新疆在這一方面又具有優勢。新疆有半年的冬季,這個時間并不適合植物生長,但植物工廠能解決這個問題。其次,新疆水資源較為欠缺,但植物工廠只需要傳統種植3%的用水。
金立娟是植物工廠*批來上班的員工。她說,她種植蔬菜30多年,可以說是種菜的“一把好手”,但她來到植物工廠后,發現植物工廠“太厲害了”。
“春夏秋冬都能種菜,還不用農藥化肥。但更厲害的,是產量!”金立娟說。由于是立體種植且不受氣候限制,植物工廠的蔬菜產量一畝地相當于傳統農業60畝地的產量。
傳統種植中的生菜,從播種到長成銷售需要60天左右,但植物工廠的生菜只需要40到45天。以往一年*多只能種三茬菜,在植物工廠里卻可以不間斷地種。
除了蔬菜,植物工廠還種植蟲草,并且進行深加工。目前,研制完成的蛹蟲凍晶粉、純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等新產品,已銷往東南沿海的不少城市。
在深加工車間,植物工廠通過科技手段將農業剩余物進行高效處理。每100公斤蔬菜會剩下30公斤的根系,這些根系和淘汰的菜葉,被放入低溫發酵設備,可以做成天然酵素。天然酵素除了可以食用,還能作為飼料添加劑,既可解決養殖業使用抗生素的問題,還能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從建成到擴大規模,從過去的每天10公斤到現在每天的200公斤,植物工廠在不斷擴大規模、增加品種。日前,一座4000平方米的量產植物工廠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即將投入使用。屆時,預計每天將有1.5噸的免洗蔬菜投放烏魯木齊市場。
在烏魯木齊市的一些大型超市,消費者已經習慣購買免洗即食蔬菜,即便價格高于普通蔬菜,每公斤售價在48元至80元,依然供不應求。
相關新聞
- 第三屆京津冀蔬菜工廠化生產技術交流會召開
- 安徽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喜結碩果
- 北京蔬菜工廠化生產實現新突破
- “種”出來的國家專利 陽臺蔬菜前景喜人
- 種子“上過天” 首批太空蔬菜試種成功
- 引進9名院士 壽光自主知識產權蔬菜品種達50個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