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建蔬菜合作社助村民增收(圖)
蔬菜網 時間:2019/5/6 來源:齊魯網 閱讀數:543 網友評論:6
蔬菜

在夏天西瓜集中上市,內地西瓜一兩塊錢一斤的時候,在西藏日喀則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的西瓜大棚里,巴扎鄉鄉長滕斌表示,由于海拔高、日照足、無公害等原因,這里一個兩三斤的西瓜就能賣上50塊錢,而一個大棚*多能產900多個西瓜。從2月份育苗到5月份收獲,一個西瓜大棚一季就能收入4萬多塊錢。
2001年開始,山東援藏干部便從濟南引進技術人員,在彭倉村試種溫室大棚。剛開始的時候,當地群眾都不理解,為什么要種大棚呢?而如今,近20年過去了,全村建有老大棚106座,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到來后,又出資建了42座新大棚。除此之外,該村還有一個國家投資在建項目,正在建設大棚36座,建成后,全村加起來將有184座大棚。 彭倉村總共有48戶,363人,目前每戶至少兩三個大棚。據彭倉村老支書邊巴頓珠介紹,一年下來,平均一個大棚的凈利潤是一萬元左右。
在收益得到保證的同時,村民的飲食方面也有了巨大改善。原來村民的老三樣:土豆、蘿卜、大白菜,發展成現在的新三樣:南瓜、青椒、西紅柿等等。大棚西瓜、蔬菜等種植成功后,群眾的視野得到了進一步開拓,對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有了十足信心,派村民前往壽光專門學習蔬菜、西瓜等各種蔬菜種植技術,學到的先進技術及時傳授給村里群眾。目前彭倉村全村種植西瓜達40畝,蔬菜104畝,村民靠種植和銷售西瓜、蔬菜,村年純收入達30余萬元,每年人均增收840元以上。
據滕鄉長介紹,濟南第八批援藏干部到來以后,做出了很多建設性的工作。首先就是否愿意繼續發展蔬菜產業征求了村民的意見,彭倉村通過召開村民大會,一致通過了繼續發展蔬菜產業的思路。為此,援藏干部管理組又投入援藏資金900萬元,為彭倉村合作社新建42座溫室大棚,并對附屬設施進行了配套,目前,42座溫室大棚已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在建設新棚的同時,援藏干部組又通過群眾籌資50%、援藏干部管理組出資50%的方式,籌資62萬余元,將70座老大棚的棉被換新,解決了大棚冬天保暖問題。而這種群眾出資一半的方式,使得大家對添置的這些物資更加愛惜。
2018年,在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的指導下,彭倉村還組建了自己的合作社:彭倉良心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新支書巴頓擔任合作社的社長。“之前,村民自己種出來的菜都是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屬于比較分散的經營模式。合作社成立之后,將家家戶戶拉進合作社里面,采取統一供種、統一營銷的模式,給群眾打通了銷售和流通環節。”滕斌鄉長說,我們與一些蔬菜協會、菜市場合作,采取公司+企業家+村黨支部+農戶這么一個運營模式,現在農戶只需要種好,就有人上門收購,為群眾節約了一定的勞動成本。據悉,目前合作社運營情況良好,每年都能給農戶帶來一定的分紅收益,而且合作社的大棚一部分是群眾自己種,一部分用于出租,還能給合作社帶來一定的租金收入。
滕鄉長介紹,下一步,援藏資金和強基惠民資金還將整合出資,給村里的大棚裝上卷簾機。“有了卷簾機,就能省下更多的勞動力,原來種一個棚需要五個人,而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個人維護就行。”滕鄉長表示,這樣當地群眾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轉移到第三產業上面,包括去市里打工,或是去搞建筑工程等等,這將給當地群眾帶來更大收益。
相關新聞
- 四川:發展規模蔬菜為群眾增收(圖)
- 務川自治縣泥高鎮“中藥材+蔬菜”農民致富快
- 甘肅臨澤:制種蔬菜拓寬致富路(圖)
- 蘭州發展蔬菜產業走上致富路(圖)
- 江蘇鑫龍蔬菜專業合作社:“小辣椒”搖身變 ...
- 青城碩豐蔬菜種植農民合作社助力打贏整村脫貧...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