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匯川區精品蔬菜唱主角 四季輪作土生金
蔬菜網 時間:2019/10/21 來源:畢節日報 閱讀數:507 網友評論:4
金秋十月,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上莊壩區的田間地頭,大朵大朵的花椰菜滾滿一地,壯實的冬瓜拉直了蔓藤,除草、摘菜、搬運、包裝、裝車,目光所及滿是忙碌的身影。
然而,幾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玉米種一點、西瓜種一點、水稻種一點,撂荒一大片,被人們笑稱“癩頭壩”。
眼下,匯川區充分發揮500畝以上壩區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平臺作用,把壩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上莊壩區變得生機勃勃,精品蔬菜唱起了主角,“錢景”無限。
精品蔬菜輪作,壩區連成“一塊地”。
“如果選不準產業,再好的壩區也很難發揮出應有的效益。過去種植傳統作物,玉米棒子又細又小,麥子地里草比麥高。由于賺不了多少錢,不少村民干脆撂荒田土外出打工,好端端的一個大壩荒涼得很。”日前,回想起過去壩區的“落魄”光景,松林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胡廷紅直嘆可惜。
之所以能夠實現“翻盤”,關鍵在于選準了精品蔬菜這個“主角”。
2018年,匯川區積極推進產業革命,多次進行市場調研,邀請專家分析論證,引進了遵義市匯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毛冬瓜+白蘿卜”“大蔥二年三季”“黃瓜+白蘿卜”“茄子+白菜”等精品蔬菜。通過不間斷輪作,實現四季生金,當年核心壩區畝產值超過3萬元。
為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實現科學種植。松林鎮在農村土地承包地確權頒證工作中,積極探索壩區承包地“確面積不確地塊,確權不確四至界限”運作模式,解決壩區地塊分散、界限分明、耕作水平低、勞動成本高等問題。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統*轉松林居537戶村民的1859塊688畝田土,整合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約2000萬元進行集中整治,逐步形成“田成方、土成塊、溝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機械化、噴滴灌”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一塊地”,壩區面積增加到733畝,為精品蔬菜的統一規劃種植打下堅實基礎。
大數據下訂單,產銷對接“一條龍”。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松林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龍頭帶龍身、龍身帶龍尾”的效應,讓壩區實現“一條龍”運營。
“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對壩區土地進行集中統*轉,確權確股。由匯川區農投公司對壩區的配套設施進行建設,由匯松公司負責種植管理,區農投公司提供保底訂單收購。實現了土地流轉、規劃建設、生產管理、經營銷售的高效分工與協作。”胡廷紅說,壩區充分發揮了企業資金和市場的優勢、經營主體專業化生產管理的優勢,以及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發動農戶的優勢,實現了合作共贏。
如今,這種共贏的局面正隨著暢通的產銷對接不斷壯大。
“正在采摘的花菜價格2.2元一斤,20畝花菜已經全部訂完。”遵義市匯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登其說,剛開始蔬菜沒銷路,現在是供不應求。
今年,匯川區將壩區納入遵義農產品智慧化服務中心產銷對接平臺,適時通過大數據產銷平臺下達年、季、月生產訂單計劃組織生產,目前已與貴州省田溝監獄、匯川區農投公司配送中心、遵義市島內價超市等單位、企業簽訂種植協議,累計簽訂蔬菜訂單0.6萬噸,有效實現了生產端到銷售端的無縫銜接。
“農產品銷路不愁,我們將700余畝土地全種上蔬菜,按眼下蔬菜市場供銷情況,預計今年銷售總收入將增長2倍。”吳登其說。
三筆可觀收入,農戶增收“底氣足”。
“我們有三筆收入。*是土地流轉費用,壩區土地每年每畝800元,山耕地每畝400元。第二是公司發展后的利潤分紅,每畝地600元。第三是工資收入,每月2000元以上。”村民楊相林算起收入賬,底氣十足。
在壩區“一塊地”里找到生財之道的還有村民范茂瓊。
“這樣種地比以前在外打工掙錢多。以前地里大多種植玉米、油菜等農作物,一年收成僅夠溫飽。外出打工除去水電、房租等費用后,也所剩無幾,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拮據。”范茂瓊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忙著平整土地,移栽蔬菜苗,對于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
“去年,我們將家里的田地流轉出來,還在原來的地里勞作,收入完全不一樣。不僅每月有2000元的工資,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太劃算了。”范茂瓊笑呵呵地說。
村民可觀的三筆收入賬印證了壩區從“癩頭壩”變為“聚寶盆”的成功轉型。
據介紹,2019年,壩區預計實現產值1600多萬元,農戶務工收入近200萬元,帶動貧困戶68戶168人脫貧增收。同時,隨著規模效益逐步顯現,壩區發展農業觀光、采摘游等農旅融合產業的前景,正逐一呈現在眾人面前。
相關新聞
- 保障冬春蔬菜儲備夠城區常住人口吃一周
- 云南劉廠村綠色蔬菜美名揚
- 烏克蘭經貿農業部長稱今年蔬菜減產
- 快到成都彭州這場蔬菜博覽會上看“稀奇”(圖)
- 河北蔬菜規模化種植助農增收(圖)
- 百余名留學生進山東“蔬菜大觀園” 新奇景象...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